News and information
2021.12.17來源: 廣東安防協會編輯:媒體部
2021年,疫情仍未完全退去,而安防行業正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對于安防企業來說,相關政策便是指引安防企業發展方向的“引路明燈”。在2021年,有哪些政策值得安防企業關注,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在這里,我們將做一個相關盤點,希望幫助企業找到答案。
一、一號文件:加強平安鄉村建設
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2月21日發布。
《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黨對“三農”工作全面領導五部分。其中在加強黨對“三農”工作全面領導中,《意見》強調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加強縣鄉村應急管理和消防安全體系建設,做好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安全隱患等重大事件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
平安鄉村建設連續多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等。
二、《意見》:提升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5月,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堅持以防為主、突出重點,加強統籌協調、聯動共建,全面提升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能力水平。
《意見》要求,要建立健全聯動共建工作機制,要健全完善治安防范工作責任體系,要全面夯實治安防范工作基礎,加強治安防范制度建設,充實治安防范力量,推動治安防護設施建設,提升治安防范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意見》的提出,為我國文物保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數據的“盔甲”
2021年6月10日,我國第一部關于數據安全的法律條例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并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履行上述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數據安全法》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將數據主權納入國家主權范疇,并進一步將數據要素的發展與安全統籌起來,旨在為我國的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四、《方案》:新基建下的交通中國
9月23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分兄赋?,到2025年,我國將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制修訂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智能管理深度應用,一體服務廣泛覆蓋,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五、《實事清單》:安防中小企業的“東風”
2021年11月23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下稱《實事清單》),聚焦中小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問題,針對性提出可落地可操作的解決舉措,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保駕護航。
《實事清單》以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共提出涵蓋財稅支持、信貸支持、直接融資支持、產業鏈協同創新、創新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人才智力支持、助力開拓市場、精準對接服務、萬人助萬企活動等在內的10項實事、31條具體任務。
六、《行動計劃》:5G賦能安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7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表示,發展基于5G技術的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不斷豐富5G應用載體。加快云AR/VR頭顯、5G+4K攝像機、5G全景VR相機等智能產品推廣,拉動新型產品和新型內容消費,促進新型體驗類消費發展。
七、智慧商店:安防市場的“新天地”?
2021年7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智慧商店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為實體零售企業建設智慧商店提供方法和路徑。
《指南》在智能引導、信用管理、智能體驗等7個方面提出要求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商家征信系統,通過設置虛擬試衣鏡、智能試衣間等智能硬件增強服務體驗功能,針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行量身定制(如服裝、化妝品、家居、家電等),在門店主要出入口、核心公共區域內配備視頻監控系統,設置智能化停車設施、智能化巡檢系統等。
八、《條例》: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視網絡安全
據新華社8月17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當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的安全形勢嚴峻,網絡攻擊威脅事件頻發。制定出臺《條例》,建立專門保護制度,明確各方責任,提出保障促進措施,有利于進一步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法律制度體系。
九、《意見》:智慧養老“縷縷春風”吹來
11月24日,國家出臺了又一份重磅政策文件:《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在這份文件中,明確表明鼓勵用新興技術助推“智慧養老”:打造老年人宜居環境,讓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更加安全方便,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實施“智慧助老”行動。
無獨有偶,早在10月份,工信部等三部委《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就養老問題作出方向性的指導。
十、《指導意見》:全屋智能時代下,安防的市場機遇
2021年4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中提到:明確數字家庭三大服務功能,即滿足居民獲得家居產品智能化服務、線上社會化服務、線上申辦政務服務三大需求。
強化數字家庭工程設施建設,包括加強智能信息綜合布線、分類加強智能產品在新建及既有住宅、社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要求
完善數字家庭系統,包括加強數字家庭系統基礎平臺建設、加強與相關平臺對接、推進智能家居產品跨企業互聯互通和質量保障、強化網絡和數字安全保障等要求。
十一、《指導意見》:“智慧安防 + 教育”又一 安防新故事?
2021年7月8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
這份文件表示,教育新基建、信息化、數字轉型等是重點:“引導研發支持教師備授課、網絡教研、在線教學的學科教學軟件和滿足特殊教育學生學習需求的個性化資源、設備、工具。”
十二、人臉識別:不得強制采取人臉識別信息
7月份,針對“人臉識別”的使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對公民的人臉識別數據提出保護。各地區也都出臺了相應的人臉識別措施,比如不得強制采取人臉識別信息等等。
十三、《指導意見》:全面提升醫院安防系統
9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八部門日前印發《關于推進醫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護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為醫患雙方營造良好診療環境。
《指導意見》指出,此項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推動醫院安保組織更加健全,醫院安全管理制度更加規范,風險預警機制更加高效,應急處置機制更加完善,逐步構建系統、科學、高效、智慧的高水平醫院安全防范體系。
《指導意見》指出,醫院應當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立完善入侵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和電子巡查系統,并實現系統間互聯互通。并明確推進醫院智慧安防建設,要求打造一批智慧安防樣板醫院,提升安保工作的科技支撐能力。
以上就是2021年較為重要、與安防行業相關的政策盤點,如有遺漏,歡迎各位讀者留言告知。
部分資料來源:幫尼資訊
整理:廣東安防協會